水泥電纜排管模具-圖片對于型號參考-保定市大進模具廠提供。
電纜作為現有技術中用于傳輸電力的常用設備,其在安裝、保存和使用過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安全性能較高、穩定性能較好的承載工具,針對上述技術要求,現有技術中廣泛采用電纜水泥構件來承載電纜,而電纜水泥構件在堆放、運輸及保存的過程中往往存在易開裂、易損壞等導致外觀變形、強度降低、壽命減少等缺陷,從而對其內部承載的電纜構成壽命安全及使用穩定性威脅。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電纜水泥構件的預制排管模具。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電纜水泥構件的預制排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底座、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左側板、右側板、第一鎖定組件、第二鎖定組件、第三鎖定組件、及限位板;其中,所述底板支撐設置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前面板通過前支撐板支撐設置于前導引軌上,所述前導引軌設置于所述底座與底板之間且能夠在所述底座與底板之間沿前后方向運動,所述后面板通過后支撐板支撐設置于后導引軌上,所述后導引軌設置于所述底座與底板之間且能夠在所述底座與底板之間沿前后方向運動,所述左側板、右側板分別通過左鉸接座、右鉸接座與所述底板鉸接以實現左側板繞左鉸接座的旋轉,以及右側板繞右鉸接座的旋轉,在所述左側板、右側板的頂部沿前后方向分別等間距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鎖定組件以實現所述左側板與所述右側板之間的鎖定,在所述左側板、右側板的前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個第二鎖定組件以實現所述前面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鎖定,在所述左側板、右側板的后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個第三鎖定組件以實現所述后面板在前后方向上的鎖定,在所述底座上沿前后方向等間距設置有若干個所述限位板。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若干個沿前后方向等間距設置的工字形鋼,每個所述工字形鋼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板設置于工字形鋼上且在前后方向上間隔設置。
進一步地,在所述前面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前開孔,在所述前面板的前側還設置有前拉手;在所述后面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后開孔,在所述后面板的后側還設置有后拉手。
進一步地,在所述左側板的內側沿前后方向分別等間距凸出設置有若干個左定位凸緣,在所述右側板的內側沿前后方向分別等間距凸出設置有若干個右定位凸緣。
進一步地,在所述左側板的外側設置有左拉手安裝板,在所述左拉手安裝板上設置有左拉手,在所述右側板的外側設置有右拉手安裝板,在所述右拉手安裝板上設置有右拉手。
進一步地,在所述左側板的外側設置有左吊裝環,在所述右側板的外側設置有右吊裝環。
進一步地,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左吊裝環設置于所述左拉手的外側,所述右吊裝環設置于所述右拉手的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前面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后面板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一種用于電纜水泥構件的預制排管模具,通過左、右側板在左右方向平面內向外旋轉開啟,以及前、后面板在前后方向上的伸出,從而便于將電纜水泥構件盛放安裝于底板之上,再通過左、右側板在左右方向平面內向內旋轉閉合,以及前、后面板在前后方向上的推進,再通過第一鎖定組件鎖緊左右側板防止其旋轉,通過第二鎖定組件鎖緊前面板以實現其前后方向上的定位,通過第三鎖定組件鎖緊后面板以實現其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從而實現連接鎖緊牢固,保證電纜水泥構件裝入及移出方便,以相互匹配的形狀和承載空間有效保證電纜水泥構件的外觀完整、強度穩定、壽命延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纜水泥構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電纜水泥構件的預制排管模具關閉后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電纜水泥構件的預制排管模具打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3所示,一種用于電纜水泥構件的預制排管模具,模具包括:底座1、底板2、前面板3、后面板4、左側板5、右側板6、第一鎖定組件7、第二鎖定組件8、第三鎖定組件9、及限位板10;其中,底板2支撐設置于底座1上方,前面板3通過前支撐板3-1支撐設置于前導引軌3-2上,前導引軌3-2設置于底座1與底板2之間且能夠在底座1與底板2之間沿前后方向運動,后面板4通過后支撐板4-1支撐設置于后導引軌4-2上,后導引軌4-2設置于底座1與底板2之間且能夠在底座1與底板2之間沿前后方向運動,左側板5、右側板6分別通過左鉸接座、右鉸接座6-1與底板2鉸接以實現左側板5繞左鉸接座的旋轉,以及右側板6繞右鉸接座6-1的旋轉,在左側板5、右側板6的頂部沿前后方向分別等間距設置有若干個第一鎖定組件7以實現左側板5與右側板6之間的鎖定,在左側板5、右側板6的前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個第二鎖定組件8以實現前面板3在前后方向上的鎖定,在左側板5、右側板6的后端分別設置有若干個第三鎖定組件9以實現后面板4在前后方向上的鎖定,在底座1上沿前后方向等間距設置有若干個限位板10。
通過左、右側板在左右方向平面內向外旋轉開啟,以及前、后面板在前后方向上的伸出,從而便于將電纜水泥構件盛放安裝于底板之上,再通過左、右側板在左右方向平面內向內旋轉閉合,以及前、后面板在前后方向上的推進,再通過第一鎖定組件鎖緊左右側板防止其旋轉,通過第二鎖定組件鎖緊前面板以實現其前后方向上的定位,通過第三鎖定組件鎖緊后面板以實現其前后方向上的定位,從而實現連接鎖緊牢固,保證電纜水泥構件裝入及移出方便,以相互匹配的形狀和承載空間有效保證電纜水泥構件的外觀完整、強度穩定、壽命延長。
具體地,底座1包括若干個沿前后方向等間距設置的工字形鋼,每個工字形鋼的長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延伸,取材來源廣泛,安裝穩定有效。
具體地,限位板10設置于工字形鋼上且在前后方向上間隔設置,從而通過限位板10對左、右側板的旋轉打開角度進行有效限制。
具體地,在前面板3上開設有若干個前開孔3-3以與內部電纜水泥構件的前面板相匹配,在前面板3的前側還設置有前拉手3-4,從而方便工作人員通過前拉手3-4沿前后方向向前拉出前面板3;在后面板4上開設有若干個后開孔4-3以與內部電纜水泥構件的后面板相匹配,在后面板4的后側還設置有后拉手4-4,從而方便工作人員通過后拉手4-4沿前后方向向后拉出后面板4。
具體地,在左側板5的內側沿前后方向分別等間距凸出設置有若干個左定位凸緣5-0,在右側板6的內側沿前后方向分別等間距凸出設置有若干個右定位凸緣6-0,分別通過左定位凸緣5-0及右定位凸緣6-0實現電纜水泥構件在預制排管模具內部的有效定位。
具體地,在左側板5的外側設置有左拉手安裝板,在左拉手安裝板上設置有左拉手,在右側板6的外側設置有右拉手安裝板6-2,在右拉手安裝板6-2上設置有右拉手6-3,從而方便外部工作人員通過左拉手拉動左側板5繞左鉸接座向外旋轉打開左側板5,以及通過右拉手拉動右側板6繞右鉸接座向外旋轉打開右側板6。
具體地,在左側板5的外側設置有左吊裝環,在右側板6的外側設置有右吊裝環6-4,從而便于外部起吊裝置穿過左吊裝環及右吊裝環6-4吊起該預制排管模具。
具體地,在前后方向上,左吊裝環設置于左拉手的外側,右吊裝環6-4設置于右拉手6-3的外側,從而在運輸時保證起吊該預制排管模具時該預制排管模具整體的高度均衡及強度穩定。
具體地,前面板3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小于后面板4在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從而與該預制排管模具內部承載的電纜水泥構件的外形相匹配,保證穩定安裝定位的同時,避免電纜水泥構件的前后安裝位置顛倒。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