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隆重舉行。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本屆進博會將以其創紀錄的規模和前瞻性的創新成果,為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一股強勁的“確定性”力量。國務院新聞辦于10月2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商務部、進博局等相關負責人介紹了籌備情況和主要亮點。

展覽規模與企業數量創新高
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介紹,本屆進博會的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顯示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和廣闊的市場吸引力。
規模與企業:展覽總面積首次超過36.7萬平米,參展企業在去年基礎上新增600余家,總數達到4108家,其中來自138個國家和地區。
頭部力量:共有290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包括全球十大工業電氣企業、四大糧商等持續參與。
國際認可:美國企業參展面積已連續七年保持第一,凸顯了進博會作為全球合作平臺的重要地位。
采購需求:已組建43個交易團、700多個交易分團到會洽談,專業觀眾注冊人數達到44.95萬人,確保“展品變商品”的高效轉化。
同時,眾多細分領域的領軍企業將首次參展,帶來全球首發、亞洲首秀、中國首展的創新產品。例如,全球首發小直徑可控擴張血管支架、新款制藥專用X光機,以及亞洲首秀的可應對嚴苛腐蝕環境的快干涂料和人工智能助聽器等,進博會正成為全球創新的“試驗場”。

聚焦未來產業,引領消費升級
本屆進博會不僅體量巨大,內容創新度也顯著提升,將集中展示461項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
新賽道拓展:展會積極拓展現代產業新賽道,重點展示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綠色低碳等領域的最新成果。
新供給導入:持續引進和培育新型消費。首次引入銀發經濟、冰雪經濟、體育經濟、汽車文旅等新題材,同時導入數字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平臺,以供給側創新助力國內消費市場擴容升級。
主賓國風采:泰國、阿聯酋、尼日利亞、格魯吉亞、瑞典、哥倫比亞等6國將擔任主賓國,中國館也將全面展示我國“十四五”期間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平開放的最新成就。
深化開放合作,支持“全球南方”發展
本屆進博會積極踐行中國高水平開放的承諾,特別關注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
“一帶一路”共建:共有來自123個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參展,同比增長23.1%。
最不發達國家支持:進博會為來自37個最不發達國家的展商提供部分免費展位和稅收優惠,參展企業數量同比增長23.5%。尤其將擴容非洲產品專區,支持非洲建交國用足用好零關稅政策,非洲企業參展數量同比增長達80%。
虹橋論壇:作為進博會重要組成部分,虹橋論壇將聚焦踐行四大全球倡議,首次圍繞“增強全球南方經濟韌性”和“全球南方農業可持續發展”展開研討,并邀請8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等頂尖學者共商全球治理與開放合作。
品牌活動:創新打造“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品牌,并將首次舉辦“進博優品交易會”,旨在讓更多“進博好物”直達消費端。

盛秋平副部長總結指出,進博會前七屆累計意向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足以彰顯中國共享市場機遇的決心。“第八屆進博會將以實際行動證明,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我們愿與各方一道,共同把全球市場的蛋糕做大,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更多的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