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是一種生產塑料產品的重要工具;也是賦予塑膠制品完整結構和精確尺寸的工具。注塑模具的結構形式和模具加工質量直接影響著塑件制品質量和生產效率。注塑模具生產和塑料制品生產實踐中最常見,最常出現的注塑模具故障原因及其排除方法詳細介紹如下:
1.澆口脫料困難
在注塑過程中,澆口粘在澆口套內,不易脫出。開模時,制品出現裂紋損傷。此外,操作者必須用銅棒尖端從噴嘴處敲出,使之松動后方可脫模,嚴重影響生產效率。這種故障主要原因是澆口錐孔光潔度差,內孔圓周方向有刀痕。其次是材料太軟,使用一段時間后錐孔小端變形或損傷,以及噴嘴球面弧度太小,致使澆口料在此處產生鉚頭。
澆口套的錐孔較難加工,應盡量采用標準件,如需自行加工,也應自制或購買專用鉸刀。錐孔需經過研磨至Ra0.4以上。此外,必須設置澆口拉料桿或者澆口頂出機構。
2.導柱損傷
導柱在模具中主要起導向作用,以保證型芯和型腔的成型面在任何情況下互不相碰,不能以導柱作為受力件或定位件用。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注射時動,定模將產生巨大的側向偏移力:
(1).塑件壁厚要求不均勻時,料流通過厚壁處速率大,在此處產生較大的壓力;
(2).塑件側面不對稱,如階梯形分型面的模具相對的兩側面所受的反壓力不相等。
3.動模板彎曲
模具在注射時,模腔內熔融塑料產生巨大的反壓力,一般在600~1000公斤/厘米。模具制造者有時不重視此問題,往往改變原設計尺寸,或者把動模板用低強度鋼板代替,在用頂桿頂料的模具中,由于兩側座跨距大,造成注射時模板下彎。
故動模板必須選用優質鋼材,要有足夠厚度,切不可用A3等低強度鋼板,在必要時,應在動模板下方設置支撐柱或支撐塊,以減小模板厚度,提高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