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塑料品種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狀和結構以及打針機的類型等不同所制造的模具的結構也不同,但是,模具的根本結構都是相同的,模具大多都是由澆注體系,調溫體系,成型部件,結構部件等組成,其中,與塑料直接接觸的部分就是澆注體系和成型部件,隨著塑料制品不同,這兩部分也會有所變化,是塑模中比較復雜的部分。
注塑模具通常主要分為兩部分:動模、定模。動模是安裝在打針成型機的移動模板上的,而定模則是安裝在打針成型機的固定模板上的。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注塑模具的組成部分及其作用。
一、澆注體系
澆注體系,又稱流道體系,是指塑料從射嘴進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這一部分關系到塑料制品成型時的質量以及生產塑料制品時的效率。
1、干流道
干流道在注塑模具中的作用是將聯接注塑機的噴嘴連接到分流道、型腔的通道上。
干流道的頂部是凹形的,這是為了方便與噴嘴聯接。
干流道進口直徑通常應比噴嘴直徑(0.8mm)略大一些,這樣才不會溢料,還可以避開干流道和噴嘴因聯接而發生的堵截。
2、冷料穴
冷料穴是注塑模具中設在干流道末尾的空穴,可以捕集注塑機噴嘴兩次打針之間產生高的冷料。
冷料穴還可以避開分流道、澆口的阻塞問題。如果冷料混入了型腔,所生產出的塑料制品就容易發生內應力。
3、分流道
在多槽模中,需要分流道將干流道和各個型腔聯接起來。
分流道在塑模上的擺放,應成對稱和等距離分布,這是為了讓熔料以等速度充溢各型腔。
4、澆口
澆口是接通干流道(或分流道)與型腔的通道,澆口的形狀、尺度對塑料制品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調溫體系
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有調溫體系對模具的溫度進行調理,這是為了符合打針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
三、成型部件
成型部件是組成塑料制品的部件,通常包括動模,定模,型腔,型芯,成型桿,排氣口等等。
通常,成型部件分為型芯、凹模兩部分。型芯形成制品的內外表,合模后型芯、型腔便構成了模具的型腔,而凹模則形成制品的外外表形狀。
根據工藝和制造要求的不同,型芯和凹模可以是由若干拼塊組合而成,也可以是整體的。
四、排氣口
排氣口是注塑模具中的槽形出氣口,可以用來排出型腔內原本就存在的氣體以及熔料帶入的氣體。
熔料注入型腔時,型腔內原本存在的空氣和熔料帶進的氣體都需要在經過排氣口排出,如果無法排出,則會使制品中存在氣孔、接觸不良、充模不滿等,嚴重的還會導致制品被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