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未過,潮汕大地仍年味蒸騰,但在汕頭市澄海區群隆塑膠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群隆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
“我們現在的訂單已經排到5月底了。”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在汕頭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澄海區玩具產業調研采風活動中,走進群隆公司,其常務副總經理陳時伍指著產品介紹道。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澄海區已成為國內玩具產業配套最完善、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生產和貿易基地,區域內玩具行業上中下游企業各司其職、緊密協作。立足這一產業優勢,澄海區更是提出:實施玩具創新產業“四大行動”,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千億級產業集群。
打造“千億元級產業集群”的信心和底氣何在?或許從該企業中,便可發現線索。
在這家企業中的車間廠房中,集合了從模具開發生產到注塑成型、裝配組合、品質監控、倉儲管控等一體化生產流程。
“從研發設計、模具開發、注塑生產、印刷包裝、數字化管理、智能化裝配、貿易銷售等多個環節,我們都可以在自家廠房內完成。”陳時伍介紹道,“除了實現自主企業的產供銷一體化之外,我們還承接著國內外多家廠商的積木配件生產以及彩盒、說明書等印刷,為國內外廠商提供中下游的配套服務。”
事實上,該企業正是澄海區玩具企業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澄海,這個不足400平方公里的小城,產出了全國近50%的塑料玩具產品,商家們可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相應的產品及配套服務。其中,正因區域內一家家企業不斷整合資源、發展壯大,并與其他廠商緊密合作,從而形成環環相扣、優勢互補的產業配套鏈條。
在《汕頭市澄海區玩具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3—2030年)》中,澄海區明確提出:突破發展智能裝備制造產業;以高端化轉型為導向,加快布局“玩具+大智能”產業。
去年底,澄海區成立塑膠精密制造聯盟,開展以塑膠材料應用、注塑模具新工藝、注塑模具標準化、節能環保和智能制造為重點的綠色注塑技術開發。澄海玩具塑膠企業從以前單打獨斗到如今形成了合力。
據陳時伍介紹,作為聯盟的一員,群隆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從國外引進多臺高精準智能化模具制造設備,擁有3000多套精密模具、500多臺精密注塑機器、數十條全自動化裝配線,最大產能可實現年生產積木配件100多億顆粒,產品精度可以控制在0.005mm以內。
以自主創新、智能制造作驅動力,推動行業向高端化躍升。也正是澄海區推動玩具創意產業轉型升級重要舉措。在追求高產能、大規模的生產同時,越來越多的廠家也在不斷追求著智能化、精準化,努力讓產品走上高端化的賽道。
“我們也一直知道,企業要發展,離不開自主研發與創新。”陳時伍表示,為了實現自主品牌的競爭力,他們從珠三角等地區吸引創意、設計、研發、品牌營銷等人才,通過創新產品玩法、結合當下市場熱點需求,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現在,我們也在加大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的力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每個月可以推出30余款新產品。”陳時伍說道。
文、圖 | 記者 曾柯權 通訊員 汕宣 澄宣